环渤海动力煤价连涨三周
国际能源机构的报告谈到,尽管世界多个国家扩大使用再生能源,但是去年与能源有关的碳排放量已达到300亿吨,比2008年原先的最高纪录高出5%。
研究分析表明,气候变暖导致低层空气明显变暖,大气不稳定性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气象灾害的发生更加难以预测。此外,专家们还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出台强制性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措施,如中国气象局已出台《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
而在岗地,10米深的压把井已经打不出水来,只能靠消防车送水来满足人畜饮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整体偏弱,暖湿气流无法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副主任周月华说,受拉尼娜现象影响,自去年底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异常。她说,与此同时,受拉尼娜现象影响,西北气流占据主导地位。世界自然基金会2008年发布的《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几十年气候变暖的过程中,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正日益加大,极端严重的洪灾、冰雪灾害及干旱事件有增加的趋势。
这也造成了去年11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偏少。一场历史罕见的大旱将中国水资源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推上了尴尬境地,曾经烟波浩渺的两大淡水湖中心区成了草原,湿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有关气象专家表示,导致大旱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这次大旱再次表明:气候危机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民众的生活。位于高新区的须水河生态水系提升工程昨日开工建设。
工程改造内容主要包含河道整治、输水和绿化景观建设三个方面,整个项目总投资约6.6亿元,主河道南起梧桐街,北至连霍高速,全长5.7公里,设计上口宽为80米。输水工程主要包括补水管线敷设和现有泵站改造两部分,蓄水工程设蓄水构筑物,主要为10座橡胶坝及闸坝。作为郑州市生态水系工程的重要支撑水系,高新区将通过此次对须水河生态水系的改造提升,打造宜业宜居城市环境,实现产城融合的目的而120亿美元仅有3成投向具体项目。
而之前退出《京都议定书》的美国,一直希望采取自愿承诺减排体系。欧盟公开表示,前提是中国、美国、印度等主要排放大国采取必要行动。
而欧盟三年前许下的承诺为2020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下降20%。[page]2010年,全球的碳市场规模已达1500亿元。一直以来,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资金和技术是气候谈判中的四个关键问题。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气候变化与能源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发达国家承诺2010年至2012年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表示,解决《京都议定书》的前途问题,是今年的核心任务,但是各方在此问题上并没有取得实质进展。澳大利亚、新西兰态度较模糊,仅表示有类似意愿,正在为签署做准备。中国代表团团长苏伟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2013年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长期援助资金还是零。
发达国家可借助CDM机制,以项目的方式在发展中国家购买经过核准的减排量,用来抵消其部分减排目标。目前,承诺一定会签署第二轮《京都议定书》的国家,仅有挪威和瑞典。
关键者欧盟一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最为积极乃至激进的欧盟,此次签字第二承诺期协议需附加额外条件。《京都议定书》悬空作为谈判焦点之一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续签问题,在此次波恩会议前夕,已遭一些发达国家刻意回避。
目前针对长期资金来源的五种方案中,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却遭到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甚至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抵制。有联合国官员认为,第二承诺期的续签工作,可能会推迟至2014年或2015年。以中国为例,作为没有强制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将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16%、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17%作为约束性目标,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快速启动资金尚且如此,长期资金的落实情况更令人担忧。美国谈判团提出,中印等国家也需纳入强制减排体系。
而来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分析显示,按各方摆到谈判桌上的减排计划,根本无法满足2摄氏度的要求。如果欧盟签字,那么条件就满足,希望就仍存在,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还有机会重回协议。
杨富强指出,即使是欧盟在坎昆气候会议上提出的有关快速启动基金一揽子计划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私人部门。发展中国家在减缓、适应、能力建设、技术转让及其它温室气体的减排方面,每年至少需要2000~3000亿美元的支持,这还不包括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和破坏。
气候基金未决波恩谈判的另一个焦点,是用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问题的气候基金仍未能兑现。但这并不成为改变气候变化资金来源的借口。
其中,以CDM机制最为灵活。而发达国家却宣称快速启动资金已落实200多亿美元。来自18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代表借此讨论未来国际气候协议的架构,各方相互探底,为各自在德班会议上的谈判做最后准备。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报告指出,对比承诺目标,可清楚看出到2020年,全球六成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将由发展中国家实现。
日本也已落实90多亿美元等等。2010年的坎昆气候变化会议上,各方再次同意建立绿色气候基金,并在组织架构上取得某些共识。
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通过对比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发现中国针对2020年的减排承诺已接近美国承诺的2倍。欧盟轮值主席国匈牙利的气候变化谈判特使约瑟夫 法伊勒表示,欧盟并非要抛弃第二承诺期,而是想在其它方面看到更多的进展。
在沉闷的氛围中,为期近两周的2011年联合国第二轮气候变化谈判,6月17日在德国波恩结束。截至5月3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收到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及其成员国、日本、挪威、瑞士和美国的报告:澳大利亚政府已落实4.98亿美元。
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要求,肩负温室气体排放历史责任的主要工业国家,在2020年的碳排放需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5~40%。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这种看似引入市场机制、强调多种渠道共同筹资的做法,却意味着将提供资金的部分义务转嫁至发展中国家,违背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欧盟在2010年已提供23.4亿欧元(约合33.93亿美元)。到2020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援助资金将达到每年1000亿美元。
将中印等国纳入强制减排的提议,得到了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支持。有业内人士指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已无法从2013年起无缝进入第二承诺期,将形成一段可能相当尴尬的空白期。
其中,美国需做出可比性的减排承诺,发展中大国要做出相对的自主减排努力。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指出,虽然共识正在形成之中,但在关键问题上各方立场还有一定差距。
发达国家的缺席,为《京都议定书》蒙上一层阴影。众所周知,《京都议定书》建立了相当具有操作性的国际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CDM)来进行减排。
评论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